一、办学历史

37000a威尼斯源于1936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系农业化学组,由我国土壤肥料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原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院长彭家元先生创立,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院士曾执教于此。1944年设立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59年成立土壤与农业化学系,1993年农学系和土壤农化系合并组建成业科技学院2003年成立资源环境学院,2015年资源环境学院拆分,成立37000a威尼斯。现设土壤学系、土地资源科学系、资源信息科学系、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中心、应用微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与基地建设中心、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国际合作与科技开发办公室

二、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81人,教授27人,副教授2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68人,其中获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领军人才1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青年人才6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四川省产业技术体系专3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比超90%具有留学经历占40%以上。

三、育人体系

学院具备本硕、博完整育人体系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开设了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科学与技术和地理信息科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在校本科生1136人,研究生50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1人。

学生就业形势好,毕业生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重用。近三年来,博士毕业生每年一次就业率为100%,90%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单位等从事本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硕士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7.96%,60%以上升学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3%左右,近80%升学或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上市集团或行业龙头企业。绝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中坚骨干或学科领域的青年生力军。

四、平台条件

学院建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秆生物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共建>、自然资源部耕地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央与省共建资源环境科学基础实验室、土地资源信息省重点实验室、农业环境工程省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保护省重点实验室;部级定位观测站2个:农业农村部四川盆地平原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自然资源部成都平原国土生态与土地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教学科研示范中心3个:四川省耕地保护与农产品安全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投罗钾-四川农大联合<新型肥料研发中心>、四川省资源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五、学科建设

学院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紧盯国家粮食安全、耕地资源保护、农产品安全生产、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支撑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建设形成了具有资源特色的重点研究方向:1.土壤发生分类与时空变化;2.土壤元素循环与生态环境效应;3.农田养分管理与质量提升;4.土壤障碍治理与安全利用;5.作物营养特性及优化施肥;6.植物逆境响应机制及应用;7.新型肥料研发与利用;8.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9.农业废弃物资源化;10.农业遥感技术与应用11.土地(土壤)时空大数据挖掘与应用;12.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提升;13.国土空间治理与生态修复

六、教学科研成果

,教师获教研教改项目12项,其中,省级6项;编写或修编省部级规划教材8部;发表教改论文9篇;获省级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等奖1项,校级教改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本科优秀指导教师30人次;20余名教师入选校级“思政示范”建设团队、“一流课程(地学基础)”教学团队、“一流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团队”。学院专任教师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土壤),省级一流课程4门(地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紫色土野外调查与类型鉴定虚拟仿真试验、土地管理学);另有《土壤学》土壤肥料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打造了特色的“1345”教学体系,自建数字化平台,联动多元教学场景,高度凝练教学特色,并于2023年推评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教师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1.36亿元。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87篇,中科院分区大类TOP期刊论文81篇,ESI前3%收录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5项。《中国土系志·四川卷》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为重要支撑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成功进入ESI排名前1%。

七、国际合作

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广泛深入。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德国莱布尼茨农业土地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国西部农学院、法国农科院、新西兰梅西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截止2024年9月威尼斯官网在读留学生博士生10名、硕士生10名。近5年获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0项、公派硕博出国22人、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6人,派出师生、接待国外学者来访交流200余人次

八、社会服务

围绕社会实际需求,在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成效与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成效显著。承担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四川省耕地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四川省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四川省农产品与土壤污染详查、耕地质量类别划分等各级各类社会服务项目,近五年横向科研项目经费近1亿元。开展长江上游各区县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化肥减量增效等各类技术培训和讲座近140场次,受训技术人员近6万人,显著提升了学科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办学声誉。向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和生态环境厅等部门提供“四川省2021-2025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方案”等技术方案30余个,制定“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或技术标准6个。针对企业创新发展技术需求,进行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四川龙蟒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协作,集成并推广技术模式70余项,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约200亿元。